同一戰場 各自堅守
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
自我市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以來,大批醫務工作者和基層工作人員堅守在崗位上。在三門縣人民醫院,有這樣一對90后小夫妻,他們同在一個科室,相見卻難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。
胡妍妍:懷孕36周堅守崗位
“大家都在堅守,我不能掉隊”
下午1點,在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黨員活動室里,胡妍妍揉著水腫的雙腿,陪伴著正在吃方便面的丈夫方澤鈞。這是他們近一個月來第一次一起吃飯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 胡妍妍:我們平時是沒有機會一起吃飯的,因為工作時間都不一樣,等他下班基本上都是一點半左右,那時候我是要去上班的。
胡妍妍和方澤鈞都是醫院檢驗科的醫生,懷孕36周的“二胎”準媽媽胡妍妍由于身體原因,沒有被安排做核酸檢測,而是負責在前臺咨詢指導、急診、統計每日核酸檢測數據及上報等常規工作。
胡妍妍每天早上7點45分開始,直到下午5點下班。她說,因為孕后期的水腫癥狀,經常會感到行走不便,但一想到丈夫和同事們都還堅守在崗位上,自己也不能掉隊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 胡妍妍:我們希望盡我們的綿薄之力,讓疫情早點結束,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我們的小朋友。
方澤鈞:帶病堅守
“這是我的職責所在”
方澤鈞就更加忙碌了。這段時間,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。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出具準確結果,醫務人員開啟三班倒、24小時待命的工作模式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朱鳳嬌:每天的標本數達到2000至3000管,人次一般是一萬五至兩萬左右。壓力非常大,因為我們檢驗科人員非常少,又跨兩個院區,所以他們幾乎是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,有些員工會連續好幾個晚上都在醫院里。
方澤鈞告訴記者,他在檢測室最長待了七個半小時,檢測不告一段落,不會中途出來,為了避免上廁所,自己不敢吃太飽也不敢喝水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 方澤鈞:主要是因為長期不能喝水,還有吃飯不規律導致有一點結石,有一天突然感覺很疼,就急忙送到急診科去打止痛針。
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,方澤鈞顧不上腎結石和胃病反復發作,從不因病請假,只要稍作休息,就立馬回到工作崗位上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 方澤鈞:有時候也想回家多陪陪孩子,但看到我們身邊的人都奔赴在抗疫一線,我作為一名黨員也應該沖鋒在前,這也是我的職責所在。
?三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朱鳳嬌:他們是我們檢驗科所有人員的一個縮影,在這背后還有很多默默奉獻的檢驗人員,他們從來不計較休息天,從來沒有放棄,同樣堅守一線。